正月十六溜百病
正月十六晚上,沧州各个大街小巷人们成群结队,手挽手、肩并肩地出门观花灯、放焰火、走桥头、丢药渣,丢硬币,俗称“溜百病”。 溜百病,也称走百病 、丢百病、游百病、散百病。
每到正月十六晚上,沧州各市区、县区,都会封锁城区的道路,禁止车辆通行,人们纷纷走上大街小巷,每经过十字路口,就会丢硬币(一角、五角、一元不等)俗称丢病。
溜百病的由来
过去,走百病者多为妇女。因为女子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年到头很少出门,只有在这一天,家中长辈们才会劝她们都出来走走。劳累一年从未离开婆家的妇女们,纷纷走出家门,或回娘家与父母团聚,或到庙里进香,或到繁华闹市逛一遭,消闲一番。但是, 当日返回,不许隔夜。
旧时,溜百病仅仅局限于女性,后来男性也慢慢加入溜百病的行列,现在溜百病已经成为男女老少都要参加的节日。
溜百病盛行于明代,有历史文献记载
明万历年间沈榜《宛署杂记》中载:“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祈免灾咎,前令一人持香辟人,名曰‘走百病’。凡有桥之处,三五相率一过,取渡厄之意”。
明弘治年间进士周用的《走百病》诗中有言:“都城灯市由来盛,大家小家同节令;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
清人劳之辨《上元杂咏》云:“旧有宜男,城门踏月过。相邀诸女伴,夜半手摩挲。”表明清朝时期,男子也开始加入溜百病的行列中。
冯文洵在1926年编撰的《丙寅天津竹枝词》中说:“窄窄弓鞋步步娇,银花火树过元宵;出门不为寻亲友,一走能将百病消。”这便是对走百病民俗情态的生动描述。
溜完百病 摸门钉
人们溜完百病归来都要摸一下大门上的门钉或者途经庙宇都要摸摸大门上的门钉,“钉”谐音“丁”,摸钉祝愿来年添丁,期望家族人丁兴旺,后继有人。